浙江省商务研究院

ZHEJIANG ACADEMY OF COMMERCE

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浙江世经商务咨询中心

黄先海:外资进入与中国式创新双低困境破解
发布日期:2020-06-05 【 字体: 打印

  近日,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教授与浙江工商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诸竹君博士、浙大经济学院博士生王毅合作撰写的论文《外资进入与中国式创新双低困境破解》在《经济研究》2020年第5期发表。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2018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仅次于美国,高居世界第二位。但从质量视角观察,2018年中美知识产权贸易顺差率分别为-72.9%和41.6%,中国核心专利相对较少的问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中国创新效率与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创新正陷入“低质低效”的双低困境。因此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如何实现创新从低质低效优质高效转化?入世以来依靠引进外资快速释放要素成本上的比较优势,研究外商投资对技术缺口的影响成为热点。

  论文《外资进入与中国式创新双低困境破解》通过纳入锁定效应的扩展理论框架分析了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外资进入通过溢出效应、锁定效应和竞争效应影响内资企业创新行为。溢出效应正向影响同行业与上下游内资企业的创新行为,锁定效应负向作用于上下游行业,竞争效应对同行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不确定。竞争效应受行业技术差距的调节作用可分解为竞争挤出和竞争逃避效应,对内资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取决于三大效应相对值。

  本文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专利数据库构建创新数量和质量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算了企业创新效率。实证研究结论为:(1)外资进入总体提升了内资企业的创新数量,同行业正向影响显著超过了前向关联的负向影响,后向关联效应不显著。(2)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是“重数量、轻质量和高效率”,同行业外资进入提升了内资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和创新效率,但专利质量显著下降。(3)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溢出效应、锁定效应和竞争效应,本文从产业链上下游角度对上述效应进行了检验,以此论证了影响机理。(4)行业与前沿技术差距越小、地区层面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和技术吸收能力越强对企业创新行为具有显著优化效应。政策含义为:(1)更为全面认识外资进入的创新效应,依靠自主创新,优化创新质量、促进实质创新是提升我国创新水平的治本之策。(2)应适度有序开放上游制造业行业,加快开放我国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制造业行业。(3)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不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内的营商环境。推动各地区形成竞争中性的市场环境,在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监管模式基础上平等对待外资企业。

  本文理论层面上将锁定效应纳入外资进入影响的分析框架,从全球价值链和技术差距二维视角出发丰富了发展经济学的“双缺口”理论,扩展了外资溢出效应的研究内涵。实证层面上拓展了企业创新行为的研究,通过全面刻画企业的创新数量、质量和效率概括出内资企业受外资进入影响后的创新行为,突出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考察内资企业的创新行为。本文的研究也为我国积极利用外资提供了微观证据,证实了开放发展和创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自洽性,并对提升创新发展水平具有一定政策参考价值。